
“十四五”以來,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國煤科”)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,堅持“創新驅動、做強主業”戰略,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,鍛造煤炭科技現代產業鏈“鏈長”,以科技創新提升企業價值創造力、品牌影響力、核心競爭力,積極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,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。
聚焦科技自立自強 加快建設科技領軍企業
完善科技創新體系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煤科樹立“追求真理、探索奧秘、勇于創新、家國情懷”科技創新理念,從創新體系、資源配置、體制機制、政策措施、創新生態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。深入推進IPD集成產品開發體系建設,重點科研項目全部實現IPD管理。系統布局研發體系,形成“中央研究院、二級企業研發中心、創新單元”三級研發格局;日本、德國、澳洲海外研發中心投運;新組建低碳技術研究院、防爆與電氣安全技術標準研究院,初步構建應用基礎研究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、裝備產品研制和科技成果產業化協同共進的新型市場化研發體系。
提升科技創新能力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煤科致力于建設高水平實驗室,集團化重組4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并成功獲批,國家級科研平臺超過20個;先后承擔應急管理部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部委實驗平臺建設,9個煤炭行業科技創新平臺通過認定;建成全球唯一的兩萬千牛大傾角液壓支架實驗臺、機械傳動測試系統、10米法電磁兼容試驗系統、12千伏大容量高壓供用電短路試驗臺等一批國際領先的大科學裝置,成為我國煤炭行業科學研究和檢測檢驗條件資源高地。深入開展標準化工作,獲批成為全國固體生物質燃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、礦山安全行業標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單位,承擔《煤礦安全規程》修訂工作,組織開展瓦檢員機器人替代等重大專題研究,牽頭建立了煤礦智能化、礦山生態修復等標準體系。擁有全國標委會4個、行業標委會2個。
強化技術攻關能力。中國煤科加大科研投入和立項,近五年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,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6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2項,在研在編國家、省部級科研項目、標準規范857項。科技成果不斷涌現,授權專利連續三年實現40%以上增長,累計有效專利超1萬件;中國專利獎銀獎2項,優秀獎24項,獲獎總數居中央企業前列。近五年獲國家級科技獎6項,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3項,省部級科技獎勵近500項。連續兩屆獲中央企業熠星創新創意大賽一等獎。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、一等獎數量占行業總數45%。
積極構建創新生態。中國煤科實施知識產權資本化,堅持“破四唯”和“立新標”并舉,探索構建以知識產權資本化為核心的新型科技創新體系,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。優化項目組織管理,“揭榜掛帥”“賽馬”“直接委托”“對外合作”等多種項目組織方式并行,“包干制”“先干后補”“先干后獎”等經費資助方式推動科研項目從“重立項”向“重結果”加快轉變。建設開放協同創新平臺,深化國內外協同創新,牽頭成立煤礦智能化創新聯盟、產學研用合作平臺、煤礦智能化協同創新中心,構建“產學研用”聯合體。推進高效率成果轉化,集團40項重點先進科技成果年均合同額超36億元。40余項成果先后入選國資委、自然資源部、中國科協、國家能源局等部委先進成果推廣目錄、先導技術榜單。
聚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踐行“國之大者”責任擔當
服務國家戰略能力不斷增強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中國煤科加強國家能源保供科技支撐,率先構建全國煤礦智能化技術標準體系,建成全國首個煤礦智能化采煤工作面,主導全國煤礦智能化建設進程,支撐全國70%以上智能化煤礦建設,推動我國煤礦技術裝備水平和原煤工效大幅提高。有效賦能國家煤礦安全生產,形成了系統防災致災機理、監測預警、防范治理、應急救援、職業病危害防治等煤礦安全理論技術裝備體系,礦山災害防治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穩居行業第一,有力支撐煤炭行業百萬噸死亡率從0.157到0.054,下降65%,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;為杉木樹煤礦透水事故、駱駝山煤礦搶險等60余次應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撐。
推動煤炭清潔高效低碳利用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加強煤炭清潔利用技術研發,首創蘭炭粉無助燃高效清潔穩定燃燒技術,開發煤焦油提取甲基萘等電子化學品、酚類高附加值產品,以及煤焦油合成PEN特種聚酯工程塑料等“關鍵戰略性新材料”化工新材料。研發粒度間斷級配高濃度煤漿制備、煤化工固廢資源化利用等技術裝備,為我國煤化工行業清潔低碳發展提供關鍵技術支撐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,建成世界最長727公里陜西神渭輸煤管道項目,開創煤炭清潔運輸新方式;撫順西露天項目入圍自然資源部項目庫;青海木里礦區示范工程植被復綠達到89%,有力支撐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;濟寧任城模式入選央企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百項特色項目,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道。
聚焦“兩端”發力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
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。加快數字化轉型,截至目前,中國煤科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93%,生產設備設施數字化率為60%,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為71%。2個工廠入選全國第一批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,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數量已達10項(8戶企業)。煤機智能裝備產業的規模質量效益始終保持國內第一,采煤機、快速掘進系統、重型刮板輸送機市場占有率國內第一。推動裝備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攻克鉆錨一體化快速掘進、10米超大采高智能綜采、450米超長工作面等智能裝備技術,國內首套掘支運一體化智能成套快速掘進裝備入選“坐標中國”,列入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央企30個標志性成果之一,首套鉆錨一體化智能裝備入選“2022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”。
積極布局戰新產業。“十四五”以來,中國煤科加大戰新產業有效投資,2024年戰新產業投資41項,占集團年度投資的63%,戰新產業收入占比超過50%。2025年,中國煤科戰新產業投資37項,占集團年度投資計劃的67%。加快形成產業影響力,近年來培育形成礦山機器人、防爆鋰電池、地熱能開發利用等若干新興產業,1戶企業入選國資委首批啟航企業,“煤礦無人化智能開采成套技術與工程應用”入選國資委戰新產業“百大工程”首批項目。
網上經營許可證號:京ICP備18006193號-1
copyright?2005-2022 www.midea-water.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:鋼鏈云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010-59231580